Day 3 & Day 4 的安排是以部落行程為主,部落的位置緊鄰台東市區,騎車半個小時內就可以從部落到達市區,於是我們中間有空擋就繞回市區去造訪白冷會相關的Camino點,文字的部分我把部落跟市區camino的行程分成兩篇文章(下賓朗部落及台東市區)來仔細介紹,想直接看兩天的濃縮影片,可以前往本篇的尾巴。
我們的行前閱讀的最後一本書是「公東教堂- 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裡面有大篇幅的文字和圖片介紹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草創期的關鍵人物- 錫質平神父,也是公東高工的創辦人。書裡有一張舊照是錫神父叼著煙斗,英挺地站著指向遠方,書裡描述神父的早年生平時,講到他若沒有當神職人員,應該就會去當位軍官,許多當年跟神父相處過的人都對他的嚴格印象深刻,不過神父也有慈愛的一面,晚上會巡房幫住宿的學生們蓋被,騎著他的機車跑遍當年公路還不發達的台東,照顧教區的住民們,讀完關於錫神父的故事再回頭看這張照片時,發現這張照片不只呈現他外在的神采,更是捕捉到他既剛硬堅強又柔軟的性情!所以第一站我們就來到以錫神父命名的「培質院」:
天主教台東培質院舊址(現為台東聖母醫院管理之「芳心好美館」)
「培質」二字是取自創辦人:天主教「白冷會」布培信神父和錫質平神父的名字,原是為了解決偏鄉地區清寒學童在臺東市區學習的食宿問題,故於民國44年(1955)創辦「培質院」學生宿舍。隨著神父們的過世,加上多數高中職校皆建學生宿舍,培質院住宿功能逐漸喪失,而後由台東聖母醫院接手管理,成立了現今的「芳心好美」館,提供病人、老人及照顧者的芳療服務,原始培植院的聖堂仍是完整保留。
寶桑天主堂
嚴格來說,多良天主堂是我們這是我們沿途看到的第一座傅義修士有參與設計的教堂,但是寶桑天主堂才真的讓我們認出那個熟悉的代表性線條。花點篇幅來介紹一下傅義修士:
沿著臺東的海岸線,可看到許多線條簡約、具有瑞士風格的天主堂建築,有人稱這些是「一串美麗的白珍珠」,不少就是白冷會建築師傅義修士(Br. Julius Felder, SMB; 1933-2018)的傑作。傅修士在1960年加入白冷會,爾後當白冷會需要一位建築設計專家到臺灣幫忙興建教堂,傅修士便於1965年來到臺東,在臺東服務期間,傅修士負責臺灣地區白冷會教堂、傳教所與其他教會相關機構建築設計與監工,完成一百餘件建築設計,其中包括四十餘座天主堂建築。
傅修士的天主堂建築風格呈現簡單、實用、自然的特色,注重採光與通風,呼應自然景觀與人文環境,使用天然建材興建各式建築,常見垂直水平線條牆板、防風雙層推拉木窗、溫色洗石子等結構與裝飾設計,極具瑞士風味。傅修士曾說:「教堂應表現上主和它同在、莊嚴崇敬的氣息。」因此,他便利用巧妙的天窗設計自然採光,讓陽光從屋頂灑下,營造神聖靜謐的氛圍,且強調空氣流通,故提高氣窗和天花板位置。
我們來到寶桑天主堂時,大門深鎖,原本在門口照完相後就默默打算離開,想不到這時碰到一位教友騎車過來,一邊開鐵門一邊問我們有什麼事情,我們說明了原委後,她便很熱情地帶我們進去聖堂參觀,一進去就被那木條一片片拼成的曲面挑高牆面給吸住了,眼睛注視著從上洩下的天光,落在祭壇上,原來建築可以帶給人如此直接的靜謐,非常慶幸我們有緣可以踏進來!
白冷會院
繼寶桑天主堂之後,我們的好運持續著,一到達白冷會院門口,正好碰到一台車開出來,開車的人搖下車窗,想問問我們有什麼需要協助的,當車窗一搖下時,我就認出了駕駛正是歐修士,他聽完我們來訪的目的後,笑笑地跟我們說「直接進去,裡面會有人可以幫忙導覽的」,就在交談快結束時,我決定厚著臉皮問他「請問您是歐修士嗎?」,他略帶靦腆地說 「是啊!我是」,歐修士是目前白冷會在台灣碩果僅存的幾位神職人員之一,來到台灣已經將近六十年的他,對台灣的高山暸若指掌,從內到外儼然已經是個台灣人,他的國台語都非常流利道地,如果不特別留意看,一般人看起來就是位輪廓略有外國味、親切的台灣歐吉桑。因為行前閱讀的關係,心裡總覺得已經認識這位修士了,看見本人立刻有種親切感湧現,不過也因為知道他們相當低調,不想讓他們有種被「追星」的感覺,問與不問之間的當下是有點掙扎的,既然有這番內心戲,也就沒有跟歐修士合照,不過想一睹他的廬山真面目的話可以直接上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粉專喔!
白冷會院的地下室有一個很完整的展覽館,介紹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幾十載的歷史,服務所涵蓋的地理區域,有許多的歷史照片、建築模型,還有詳細介紹許多位在台灣生根奉獻的神父與修士們。展館的內容有許多在書裡都有,但一路走進台東後,再用不同的形式展覽出來,走讀出了更深刻的記憶。我們臨走前在門口簽到,服務的大姐笑著說我們是2022年展館最後的訪客!
白冷會院的大片木頭窗戶及磨石子地板展露六、七十年代的風情,我進去借廁所時,注意到馬桶設備都停留在幾十年前的樣式,但是地面桶身卻是保持得一塵不染、像新的一樣,畢竟這麼老舊的馬桶和管線,清理一定不會容易,這新舊的極端對比讓我深深感受他們簡樸惜物的生活哲學。會院的四周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以及作物,還可以看見新鮮的堆肥,歐修士非常喜歡種樹、種花,到現在都還可以親自爬梯剪枝,不假他人之手,矯健的身手和氣色完全看不出來已經87歲!
馬蘭天主堂
1月1號的早上,我帶著M去參與了部落新年彌撒的尾巴,看了天氣預報,之後趁著沒下雨的中午空擋,我們決定前往市區踩另外兩個camino的點- 公東高工與馬蘭天主堂。
因為是星期天午後,到了馬蘭天主堂後,可以聽見院子裡傳來熱鬧的卡拉OK聲,原來是教友們在舉行共融同樂的活動,有一位大姐走過來跟我們打招呼、介紹環境後,就讓我們自行進入聖堂參觀,不到一年前才過世的魏主安神父就是在這裡舉行告別彌撒的,魏主安神父跟台灣也是種下了一甲子的緣分,不僅國、台語都精通,阿美族語更是流利,晚年的時間都在馬蘭天主堂。原本2008年時,白冷會瑞士總會希望他留在瑞士擔任參議員,但他請求大家讓他回來台灣,因為他深愛台灣,他說這裡是他的故鄉。在他初到台東時,曾在富岡這個當時還沒有電的小漁港進行牧靈的工作,他寫回國的家書中有這樣動人的一段:
「媽媽,您知道這裡沒有電,水,是有點鹹味的井水,交通非常不容易。我想以後我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相見面了,要等到回天家的時候才能有機會再相聚、見面。我知道當您接到這信時,您的眼淚會流下來,而你那些珍貴的眼淚會成為粒粒珍珠般,可以串起來成為一條很美的項鍊掛在您的胸前,美麗至極!媽媽,我愛您。」
公東高工與公東教堂- 遺珠之憾
騎到了公東的門口,才發現不但學校沒開放,公東教堂更在大幅整修中,無法進入,從外部只能拍到那鷹架包圍的教堂頂端十字架,我們在徘徊一陣後,悵然地照下「還會再來」的照片。在行前閱讀中,這棟現代清水模建築有著大量的介紹,從聖堂內部的照片到學校的傳奇故事深深地烙印在我和M心中,從光影的設計、聖殿上的耶穌像到彩繪窗的苦路圖,呈現現代簡約甚至有點前衛的風格,至於公東高工,更是台灣教育史上的一頁教育傳奇,當年錫神父的教育理念注重的是透過傳授扎實的一技之長,讓當地住民能真正脫離世代的貧窮。
1958年至1974年,錫質平神父(Rev. Jakob Hilber, SMB)自瑞士引入學徒教育制,跟台灣工廠將實習生當作廉價勞工的文化大不相同,神父邀請來自德國、奧地利、瑞士等共21位專業技術教師,這些教師們以不支薪的方式來支援公東高工的工廠實習訓練,以求深化學生技術訓練。當年公東高工的學生全部住宿,白天學術科,晚上上學科,每週學科12小時,實習36小時,共48小時扎扎實實的學習。新制的實施,使每個學生都有一部機械、一套工具、一座工作檯,可獲充分練習,此為臺灣職業教育史獨一無二的特色,更在當時歐洲技職大賽中獲獎無數,當年訓練出來的學生們,也成為後來台灣家具業的中流砥柱。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資產網、台灣光華雜誌
台東Camino DAY 3 濃縮影片
台東Camino DAY 4 濃縮影片
References:
海岸山脈瑞士人
公東教堂- 海岸山脈的一頁教育傳奇
國家文化記憶庫: 天主教台東培質院舊址、傅義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