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程
第一天的行程就很精實,一口氣就要坐車到台東的尾巴,接著就直接開始camino徒步行程,清晨五點多起床,天黑黑就出家門,坐上高鐵,望著魚肚白的天空邊吃早餐,從高鐵左營站輕鬆換到台鐵的新左營站,換上區間車往南迴走,火車越走越靠近海邊,接近楓港時,車上乘客已經紛紛轉身貼在窗邊,出了南迴,來到台東大武時,海更是直接貼著腳下,瀧溪是個小站,不意外地只有我們兩個在那裡下車。
GPS紀錄:半個小時的時間穿過南迴,從台灣的西岸來到了東岸!
Daiki- 大溪天主堂與可愛的大溪社區
走進部落就注意到牆上可愛的圖畫以及各家的獨特門牌
走到大溪天主堂,教堂的門是鎖上的,我們遇見了在旁長照駐點機構工作的大姊,熱心的她幫我們電話聯絡了管理天主堂的人員,得以讓我們進去參觀一番,一樓的空間現在主要作為主日學使用,祭壇背後用竹子做的放射狀牆面非常吸睛,到了二樓,聖堂內部充滿了各式用原木雕刻的作品,從牆上的耶穌苦路圖、奉獻箱到講台座,刻畫出了滿滿排灣部落的風格。
踏上台九線
離開大溪走上台九線,最先撲來的就是身旁呼嘯而過的車聲,後來這也成為貫串此趟我們印象最深的感官記憶之一,戰戰兢兢的我們在路間走著,慢慢適應車聲轟隆隆的震撼,路肩一度縮到只有單人身寬,為了安全,我們還重新配置了背包旁懸掛的物品,甚至走到圍欄旁的草坵去。幸好海岸線的美景平衡了這種戒慎恐懼的心情,沿岸的浪濤洶湧不斷拍打著,海裡的藍有好多種層次跟顏色,若不是走路,還真無法享受這些細微的變化,看著綿延不絕的消波塊,我們也思考著到底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既能保護海岸線又可以讓人親近海洋呢?漸漸習慣海浪聲揉著車聲的我們,也走到了多良。
查拉密部落與多良天主堂
多良車站半年前才造訪過,這次則是要一路往內走到部落裡面的多良天主堂,一開始看著部落的地圖看得出蜿蜒而上的路徑,一走才發現是舊金山九彎十八拐的陡度,背著重裝的我們爬到上氣不接下氣,M走到一度快要放棄,靠著沿途有著排灣族風格的耶穌苦路牌的裝置藝術, 一幅又一幅地在轉彎處引領著朝聖者的腳步走向多良天主堂。
好不容易終於走到多良天主堂,才發現教堂正在施工,進不去看內部,也看不到最後一幅苦路圖,不過欣賞著鑲著圖騰的三角石磚外牆,以天主堂座落的角度往下眺望部落及海岸線,已經撫慰了我們一路的辛勞,下山的鳥鳴與海浪聲更是好療癒。
金崙聖若瑟天主堂
下山回到台九線,在路邊的公車亭,靠著海邊吃起了補給食物,再往北走約4K就到了金崙部落,跨過金崙溪來到第一天的第三個天主堂- 金崙聖若瑟天主堂。出發前就非常期待親眼看到這座深具排灣文化特色的教堂,從外觀遠遠地就可以看見以排灣族頭目頭飾來打造的設計- 三根熊鷹的羽毛與山豬的獠牙裝飾豎立於屋簷上,搭配黑底色的建材,見證了外來信仰與排灣文化融合出來的美。教堂內部是以祭壇為中心的輻射狀設計,坐在木椅上,靜靜地感受這個透著自然光的空間,兩側的彩繪窗呈現著耶穌苦路圖,特別的是上面所有人物的樣貌和服裝,包括耶穌,都是以排灣族的容貌來呈現。教堂裡的聖若瑟及聖母木雕像也是全身著傳統排灣族服飾,道盡了在族人心中對於信仰和部落傳統文化的認同與歸屬。
從天主堂走了大約十五分鐘來到第一晚落腳的Kivala Home民宿,沿途可以看到許多有部落特色的塗鴉、圖騰及雕刻,感受到部落散發的活力,而民宿內外的環境、建材及備品都看得出來經營的用心,Kivala是排灣族語“串門子”的意思,但我們沒有跟民宿主人串太多門子,實在等不及卸下一身的裝備,好好地在陽台喘口氣!
晚上好好地犒賞自己,吃了當地小有名氣的牛肉麵外,還去泡了金崙的溫泉,希望全身的乳酸都一舉代謝光光!夜晚的天主堂點了燈別有味道,回到民宿留了些時間和最後的體力書寫一下今天的經歷。
Day 2
鬧烏龍中看見最美的風景
也許溫泉真的很有效,第二天醒來上裝備時沒有感到太多的痠痛,跨著輕盈的腳步出發,經過路邊的檳榔店,叔叔阿姨也熱情地幫M加油,我們拍著金崙大橋的美景,慢慢離開部落回到台九線,就在我們沈浸在海岸線的美景時,突然驚覺- 登山杖怎麼不在手邊?!? 一定遺落在民宿了! 瞬間心情跌落谷底,看著手上的GPS寫著已經走了1.5K路程,現在回頭再出來不就硬生生多了3K? 懊惱的同時我們倆也只能無奈往回走,走經過檳榔店時,我突然萌生一念直接走了進去,跟店裡的大哥大姐說明了原委,問問他們能不能用摩托車載我一程回去民宿拿東西,不料他們雖想幫忙,卻已經喝了啤酒(對! 透早就開喝)不適合騎車,倒是很大方地問我要不要自己騎車去,頓時我的腎上腺素激增,背脊發冷,因為距離上次騎車上路已經超過十五年,我的心裡完全還沒準備好,但是害怕實在說不出口,只能硬著頭皮裝冷靜開始選車,大哥看出我摸著電動車開關有點茫然的眼神,當機立斷借了另一個夥伴的125給我,我把裝備暫時卸下,讓M也在店裡等我,以緊張到不行還要裝若無其事的背影往民宿騎去,幸好一路順利只花了十分鐘往返,回來時大哥大姐們已經和M聊到很熱絡,對於他小小年紀可以跟著走徒步行程感到不可思議,臨走時還送了運動飲料幫我們加油,再次出發往台九線走時,除了內心很興奮自己克服了臉皮薄還有騎車的恐懼,成功解決問題,M和我的心裡更是洋溢著暖流,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台灣最美的風景- 充滿善意和熱心的人們!
過了這關,繼續上路,出金崙後的這一段公路緩緩地往上爬,蜿蜒的公路走起來更有壓迫感了,感覺車子真的離我們很近,大型車開過去的時候,腳底的路面居然會像吊橋一般震動,風景很美,我們的皮也繃得很緊,一邊走一邊觀察前方的路肩是否有縮減,M則不時往回望,想提早知道大車即將經過,好停下來蓋住耳朵。
爬過山丘後,台九線漸漸遠離海岸線,轉換成內陸公路的景觀,路肩也變得寬敞許多,減少了與車輛並行的壓迫感,走路的沿途是台北小孩的絕佳學習機會,很多的食用植物平時只認得盤上的模樣,卻完全不知道他們原始生長的姿態,是從地裡長出來的還是樹上長出來的,光看到紫色拔地而立的甘蔗可以讓M駐足了五分鐘。
太麻里天主堂
太麻里是個相對熱鬧的大城鎮,太麻里天主堂的格局也有它獨特的大氣,除了建築物的洞洞窗讓內部充滿了自然光,更有一部分的迴廊是完全開放式的設計,與外部空間連成一體,沒有任何的門牆阻隔,坐在裡面的感覺與金崙天主堂截然不同,呈現相當開放明亮的氛圍。
終於走到了第二天的徒步終點- 太麻里火車站。為了趕上往台東市的自強3000,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灌籃高手鐵路景點拍照,就在火車站前的十字路口感受一下緊臨海岸的相似場景
到達台東市
進到台東市的我,終究還是要面對騎車的挑戰(但這次是要載個大小孩),拿著汽車駕照天真地走進租車行,沒想到碰到新年連假的關係,不但能租的車沒剩幾輛(大家都用預約的),更因為我沒有重型機車照,最後只能租與輕型機車同等級的電動車,初試車的蛇行表現讓租車行老闆嚇出一身冷汗,幸好他最後還是讓我如約牽車了,兩個大背包再加上一個大小孩上車後,還要瞄手機認路,我的心情簡直如臨大敵,從租車行到民宿短短十分鐘的路程,竟然騎到肩頸痠痛。因為騎車手感還沒恢復,夜晚騎進台東市區也讓我格外緊張,不過此行就是一連串的走出舒適圈,既然說好要去鐵花村逛逛就騎吧!慢慢騎總會到。好笑的是,我的騎車記憶退化到如何開坐墊都忘記了,好不容易騎到台東市區,還打電話回租車行問老闆怎麼打開坐墊,從電話裡都可以聽出老闆強壓驚訝裝冷靜,大概很擔心我這位客人能不能順利還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