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生活
前一篇講了C來之後的生活,讓鏡頭轉回M,到了第三個學期,M已經非常熟悉學校的節奏,但M卻陷入了很容易愛睏的狀態 (現在回頭看,還是不確定是因為碰到了生長期的身體疲勞,還是一整個學年接近尾聲的心裡倦怠),加上功課的強度已經慢慢提高,要追趕的難度也跟著提升,舉個例來說,生物課裡開始介紹無脊椎和脊椎動物門,林林總總的生物分類,這些知識對他都是新的,加上英文的門檻,連媽媽我要家教都相當吃力,簡直是要翻出早已還給老師的大一普生腦袋,思考著他到底該先吸收哪些?我該怎麼幫他?Language & Art課則開始介紹詩,從詩的結構修辭介紹,到自己去剖析分享一首詩,每樣功課其實都不簡單。每天回到家後的家教時間,都很讓我崩潰,除了在C跟M的行程之間的接送,要試著隔離出各自的陪伴時間,還有做不完的家務,然後用著硬擠出來的體力幫他看功課時,發現他因為愛睏搞不清楚上課狀況,媽媽的理智線真的很難不斷裂。
練習為自己發聲
學校一年有兩次的家長會,這段時間可以跟老師們有1對1的時間,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每個老師都給了我一些不一樣的視角,一開始「愛睏」這個問題佔據了我的焦點,以為是個需要重新上緊發條的狀況(而我身為家長似乎責無旁貸),但當我跟越多老師談,我開始看見些其他的因素,包括生長期的因素、教室的空間、他對課堂的內容興趣、或是他與老師之間的教學關係,有些課堂他的主動性跟信心甚高,就算要準備小卡上台講述自己的內容,也是信心滿滿、一點都不是問題 ; 有些課堂則是總是差一拍,推一步才走一步。綜合了老師給我的反饋後,對於我作為家長的結論是多一點相信、少一點擔心、但還是要做個堅定的教練。而M的英文老師身上,幫我上了很重要的一課- 為孩子的權利發聲以及讓他練習為自己發聲,在這裡的學校環境很強調個別需求,像M這樣英文能力還在培養中的孩子,其實是可以要求老師就他的狀況做些課業上的調整,但是在跟他的老師談之前,我們完全不知道有這個選項,眼中只有咬牙努力追上這條路,他的英文老師對於這些非母語系孩子要走過的歷程非常有經驗,很有耐心地解釋給我聽,可以如何跟其他老師們溝通,她對M滿滿的信心跟稱讚也讓我放下了不少的擔憂。
Motivation
M在學期的後半段慢慢找回管理自己的節奏,游泳依然是他前進的動力之一,為了能保有游泳的時間,他知道得要想辦法把本分準時完成,也許我們在人生當中都有不同前進的動力。除了弟弟在學校有Fun Run的募款活動,M也第一次參加泳隊的游泳馬拉松募款活動,在連續兩小時不停歇的時間中,挑戰自己可以游多遠,在結束哨聲響起時,M一共游了4650m!在泳隊的一年練習中,除了泳技的進步、交到好朋友、得到紀念獎盃,也許看不見的是- 心裡長出的自信與堅定。
在這種比較貼近的陪伴過程中,你會慢慢發現孩子的某些特質,在某些課目他得要咬牙努力,教他的時候常要把白眼藏起來,但是在某些場域他卻感覺不費吹灰之力就學會,一切輕鬆自然,然後你會在心裡想「他真的是我的孩子,他也真的不是“我的”孩子,他就是他自己,我正在目睹他逐漸顯現出自己的獨特」。這種陪伴孩子成長的交雜情緒- 擔心、疲累、幸福、驚訝與謙卑感,大概就在M期末的Talent Show時刻大爆發!對媽媽我來說,看著他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了什麼而做,能夠去思考自己想要去的方向,然後大膽自信的前進,一種「一切付出都值得」的感動和驕傲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也是這一年最好的句點。
一起的生活
在這裡的生活要學會什麼都自己來,除了三餐自己煮之外,家裡的打掃、剪頭髮、洗車都是如此,有些已經習慣在台灣「外包」的工作,現在要騰出時間跟體力,大體上生活的節奏的確比台灣慢,卻也多了不同面相的事情要親自處理,在這些事情當中,孩子們最感到樂趣的,大概就是煮東西及洗車,尤其是自助洗車場裡面,能夠選的模式五花八門,小孩有種進入打電動的,先討論著要用什麼模式,開了模式後發現跟想像中有落差,又大叫著讓對方切換模式,在一陣手忙腳亂中,還要小心不要被泡沫或是水柱噴到,最後總算能協力在半小時內把車子內外部清理一番,值得媽媽幫他們拍拍手。
試著保持多采多姿的活動
帶著兩個跟一個參加活動的難度大不同,各自的喜好、體力(還有耐餓的程度)都不一樣,縱然媽媽會事先評估,很多路還是走了才知道會撞牆,即使走行程起來吃力許多,但還是希望弟弟有跟哥哥一樣的機會,可以好好體驗這裡的一切。
Celebrating Earth Day- Make Your Own Mask & Parade: 慶祝地球日的熱身活動之一,是動手做自己的動物面具,翻開動物圖鑑,揣摩著動物的特徵,然後用回收的紙板動手開始做起面具,M在這種動手做的場域,就是種超級自在與自信,在腦中想了想後隨即動手開始剪裁,老師還來不及跟他腦力激盪討論,他就已經進入渾然忘我做的境界,而C則是一步步跟老師討論後,依著拋出來的線索慢慢摸出自己要的樣子,花了兩個半天的時間,做出自己超得意的面具,一起參加地球日的遊行活動!
多元的圖書館活動:在這裡圖書館舉辦的活動,包羅萬象,超出我們的想像,像是Take Apart Workshop– 圖書館每半年會舉辦一次的活動,提供報廢的家電用品以及各式工具,讓大人小孩隨意拆解,除了破壞本身有種滿足感,拆解更是觀察跟了解構造的好機會,現場的年紀從六、七歲到六、七十歲都有,這些報廢品在正式回收前又多了另一層用途。
Story time by Drag Performers: ,圖書館邀請來變裝工作者為孩子們講故事跟表演(這大慨也是在風氣開放的州才有的福利),看著滿滿的房間坐著媽媽跟小小孩們自然地一起聽故事及共舞,這樣的主題也是在鼓勵多元的環境下才能醞釀出來的。
Awaken Your Force At the Library: 有一天,我們如常造訪圖書館,意外發現當天竟然有Star War相關的尋寶遊戲,到處都布滿了Start Wars的主題,前陣子成為星際迷的C大為興奮,一口氣就在圖書館完成了遊戲,還順便借了幾本Star Wars的書回家。後來我看到消防隊的搞笑IG貼文,才意會過來為什麼會選這天- May the Force (4th) Be With You!
CFD Open House:上回M去消防隊的活動時,讓我們巧遇上這裡的CERT(相似壯闊台灣的地方組織),這回也帶C去另一個消防隊體驗,這種體驗活動很適合小小孩,M算是稍微超過他們的活動設定年紀(雖然他還是樂在其中,完全不覺得突兀),C的年紀和個頭都正好,小小消防員挑戰的活動可以連續跑個好幾趟。
Bring Your Kids To Campus Day: OSU每年會舉辦這個活動,邀請孩子們來校園,體驗一下大學生活,不管是圖書館、藝術手作中心、還有各式給大學生的資源,有些系所當天會開放並設計科系相關的體驗活動,去到運動中心時,C很驚訝地看見這麼多人在運動,於是問我「這麼多人都沒有去上課喔?」,對於這個年紀的他們來說,上學=很多固定在教室的時間,我於是解釋起大學生的生活型態、選課及安排時間的主控權,我可以感覺孩子們的腦袋突然間冒出些花朵,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想像。
Oregon = Outdoor
我們喜歡這裡的原因之一,就是靠近大自然的機會,從開車十分鐘到一個半小時的範圍內,有許許多多的步道跟州立公園,有許多我們還沒去過,而對於剛來Oregon的C,重要的「Oregonian洗禮」之一,當然就是要- 雨中健行!在這裡從冬季到春季,必備的就是防水層的外套跟不怕泥濘的鞋子!來這裡才懂為什麼房子的入口要有個mud room,或晴或雨,你都可以在步道上看見其他人的身影,下雨完全不是打退堂鼓的考慮因素。
當然,也是有晴空萬里的日子,讓我們可以站上一等三角點,環顧四方美景,只是沒想到,我們在山頂遇到了可能被人類過度餵食的松鼠群,完全不怕人,反而步步逼近想來搶食,兩小第一次對於松鼠感到如此害怕!
這個是美麗的Silver Falls State Park,整個公園的步道完整走完,一共可以欣賞到十個瀑布,其中好幾個都可以從瀑布後方穿越過,我們光在五月份就造訪了兩次,一次是一路淋著雨走,另一次則是陽光普照。
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裡的農場、花園陸續舉辦假活動,靠近Marys Peak的The Thyme Garden 結合他們的園藝作物、音樂以及手工藝,做了個假日市集,我們約了三五好友一同去逛逛走走。
媽媽的Self-Care充電站
看到這裡應該可以略微感受家長的生活有多忙,這幾月當中,體力跟精神的壓力都來到歷史新高(從當時畫的畫可以略知一二)
在這樣前所未有的挑戰前,所有能用的求生技能都派上場了,除了Mindful Self-Compassion practices依然是我的氧氣筒兼指南針、不放棄的固定運動、畫畫,還有在這裡認識的朋友們- 像是 International Moms Group的朋友們,因緣際會來自各國的媽媽們在這裡相遇,可以理解彼此在異地要面對的共同難題,互相打氣作伴,團體裡也有在地的美國媽媽,他們大多都有旅居美國以外的經驗,也喜歡接觸不同的文化,這種媽媽層次的跨國界連結,跟做國際學生時的連結滋味大不同。
在Curves的朋友們,依然是鼓舞我的後盾,除了是每天不停歇運動的好戰友,更是不時會有女孩們的聚會,無論是鎮上的Wine Walk也好,去看歌舞劇也好,為了慈善而健走的活動也好,或幫剛辛苦爬過個人生山頭的朋友辦場搞笑午餐會,在這群姊姊的身上,我看見女人到了一個年紀後可以展現的智慧、風趣跟韌性。
有時候大自然是我的充電站,是跟著野外知識豐富的朋友,一起走進安靜的濕地保護區,認識植物跟賞鳥。
當然,這些充電的機會,大多得利用孩子在學校的時間,充分事先安排好才騰出來的空檔,進到暑假後,又是個截然不同的局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