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的準備
自從決定接下來一年的孩子自學方向後,我覺得自己對於這件事進入了蟄伏期(一方面也是因為進行中的自學與工作坊行程滿滿),隱約知道不久的將來,要踏上個冒險旅程,對於家裡即將分隔兩地是個很大的挑戰,但就只是知道,不急著動作,以前的我大概就會直接啟動「Drive」系統,開始發展沒完沒了的準備清單,大至住所、小至指甲剪,可能連睡覺都會夢見該帶什麼,這種無限延伸的準備其實是安撫焦慮緊張的方式,是從小到大想把事情做到完美(不想出錯)的演化而出的習慣。
但是這次我不想,我想多一點停在「現在」。
從數個月前,知情的親朋好友們就會關心地問「準備得怎麼樣了啊?」我的回答都是「沒在準備啊!哈哈…」,其實我把至關緊要(像是證件)的幾件事搞定後,真的就沒太多實質的準備,而且把心思放在正在過的生活,就已經覺得心滿滿的了。這種過好當下的心態轉變,讓我在許多事情上,越來越少詳細地事先計畫,放下對未知的不安,擁抱迎面而來的發現,順勢而流往往會流出一種「有機」的美好。所以即使面對這個極大的轉變,連多年的好友看見我的自在狀態也是頗為訝異,其實我是有點刻意讓自己不要進入舊模式,抱著船到橋頭自然直的心情,放掉瑣碎的細節,帶一點探險精神,跟孩子一起重新鋪陳出生活。
小劇場
幾番峰迴路轉後,我們終於選定了落腳的地方在Oregon,本來的計劃是想一家四口一起去,花兩週時間找房子、買家具、車子等等一切搞定後,爸爸再帶弟弟回台灣,但即使對於在美國待過的我們,這個從零開始的期間也真的超短(看得出多決心要走船到橋頭自然直的路線)!後來聽朋友說,當地的租屋市場疫情後變得有點搶手,我才勉強開始在網路上開始洽詢,想不到開啟了一連串的小劇場,讓我重溫當年作為外國留學生租屋的艱辛,也出動了許久沒出刀鞘的協商本領。
我在租屋網站上看見幾間中意的公寓,寫訊息給物業管理的聯絡窗口,詢問能不能約視訊看房(朋友說疫情期間這很常見,應該是可行的),在訊息裡,我還貼心地換算好雙方時區最適合的時間(美國人真的需要,這會省下你好幾封信來回的時間),希望可以一舉敲定,沒想到石沈大海,音信全無,而且隔兩天上去看,好幾個屬意的房子都瞬間下架了,這表示已經被人訂走了或是有租屋申請正在審核中,我的好勝心整個被激起來,「好啊~我就不相信我拿出作project的本事,沒辦法遠端找到房!! 」,回想起作global案子時,夜夜熬著等美國同事上線的日子(明明工作了一整天又好不容易送小孩上床,已經累得半死又心裡厭世,開口還要很悠閒又友善地說 Hey~ How’s it going?,也不能單刀直入問到底為什麼沒消沒息,要有耐心地鋪梗鋪路博感情….),有時候沒有回應還得清晨爬起來打電話追殺,非追到能跟客戶(還有自己的職業良心)交代才行。對- 我就是打算用同樣的方式搞定租屋(握拳),而且這次沒有需要經營團隊的情感束縛,我要當個狠角色!
觀察了幾天好公寓在網站上消失的速度,租屋市場的確看起來很火熱,也難怪我的訊息沒有人要理,如果直接看房或是當天下訂的大有人在,何必花時間跟一個來歷不明又跨時區的外國人耗。於是我改變策略,開始以最新上市的篩選方式找房子,一天早上,我發現了一間剛上市兩小時的公寓,換算一下當地時間,這個公寓是物業在下班前放上去的,這次我決定跳過看房,把握時區優勢(美國人都進入晚餐休息時間了! 沒有人有辦法踏進物業的辦公室下訂,哈哈!),直接遞出租屋申請去卡位,之後再來協商視訊看房的可能性,沒想到整個表格大概有十幾個頁面,涵蓋幾乎成年以後的所有紀錄(學校、工作經歷、公司名稱….)都交代清楚,一種要摸透身世的概念,我一邊寫,一邊有種似曾相似的厭世感油然而生(租個房子是有需要知道祖宗八代這麼多嗎??? 我自己都快不記得這些細節了), 這簡直跟填寫美國證件申請表格不相上下了!突然發現物業管理的姿態高度可以跟美國移民署官員一樣高。
好不容易填完後,想說可以翹腳等美國人回覆了,沒想到系統出現訊息寫「我們要求申請者在24小時之內要支付申請費用60美元,你可以選擇打電話來支付或是經過我們辦公室直接支付,付款成功後我們才會將物件下架,進行審核。」我的心情有點像虎克船長聽到鱷魚肚裡滴答滴答的聲音,既然頭都洗下去了,只能硬著頭皮前進了,我撐到半夜十二點,打了電話發現物業早上九點還沒有上班,撐不住的我倒頭睡去,清晨六點爬起來再打,終於接通了!用「電話支付」真的就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唸信用卡資訊給他們(既然是過信用卡,為什麼不掛個普遍到不行的ecommerce功能在網站就好了?!),總之在試到第二張信用卡後,終於過了,正式卡位成功,進入審核階段。
審核是來來回回的好幾封信的過程,每一天都是一回新的談判,不管是我想爭取的權益也好,或是不想一次就照單全收(給人太好欺負的印象)也罷,物業的回應都是簡短而制式,大意就是「我的遊戲規則就是這樣,沒什麼好商量」,沒有因為信用調查過關後就比較友善,也沒有因為押金入帳後比較好談,整個過程只能說是我方節節敗退,不管動之以情或是說之以理,很多程序都無法因為我們人還在國外的特殊情形做彈性調整,例如有個要求是合約生效日要同時繳交電力帳號,跟電力公司申請帳號本身並不難,但是殊不知境外的IP無法連上美國的電力公司網站,不是我不想申請,人家網站就不給進,不過對方完全沒有想要聽理由或討論的意思,我只能摸摸鼻子,想辦法透過付費VPN解決問題。
心態的歸零
整個過程以談判的角度而言,應該算輸到脫褲,只能照對方硬邦邦的規矩走,不過以租房的實務角度而言,算是順利的,一次申請就成功,畢竟我在美國的信用紀錄非常有限,比起當年剛到洛杉磯唸書找房的曲折,已經好很多了,這當中周旋溝通的勇氣和技巧也見證了多年工作上的堆砌。這次我們的心臟也很大,到簽完租約前,都沒有機會看房或確認房子的現狀,幸好事後找到朋友去幫我們看,公寓看來是乾淨沒問題的。
內心小劇場演完後,我體會到這是個徹底歸零的機會。
當我瀏覽著那些空蕩蕩的公寓圖片,就是一個預告,彷彿自己的時光要倒轉了十幾年,回到東撿西湊的學生生活。到了人生這個階段,經過了十幾年的累積和努力,其實工作已經走到個可以好好揮灑的舞台(雖然現在按下了暫停鍵),也有了個自己打造的小窩可以安居,在原生社會環境中,已經脫離了需要證明自己的初始階段,努力的基礎帶來了別人的尊重與自己的安全感,孵出個可以安然存在的空間,到了新的環境是種全面瓦解,當尊重和安全感都消失時,再度成為無名小卒,走進社會中的minorities光譜 ,才看見原來這層隱形的社會地位,在原生環境中一直像皮膚般給予我安全感,貼在身上時視為理所當然,消失時才感受到難耐。
歸零是個好機會,重回Beginner’s eyes,這回不再透過別人的眼睛看自己,剝掉這層從外而來的安全感,我想用自己的心直視真實的本質,帶著Pablo的心,繼續發掘我人生下半場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