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走上自學這條路?因為知道這篇峰迴路轉,很難寫得簡約,一路拖到正式自學的第四個月才完成,文長慎入。
很久以前點燃的火苗
大學時無意之間讀了”種籽手記”,這是一本記錄在烏來的種籽學苑(也就是現在的種籽實小)草創時期的故事,這本書打開了我的眼睛,一路上從體制內長上來的我,讀到有這樣的環境存在,覺得不可思議,記得當時的我讀到一半竟莫名地流下淚來,即使不太明白是什麼打動了我,但是那種很深刻的打動卻是忘不了。十幾年後,當了父母後終於明白了,是那份看見跟信任,讓我對於體制外的教育選項產生了嚮往。
作父母之後
God, give me grace to accept with serenity
Serenity Prayer
the things that cannot be changed,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which should be changed,
and the Wisdom to distinguish
the one from the other.
同樣的父母,同樣的屋簷下,就是可以養出天壤之別、截然不同的孩子,這一點說明了作父母的- 無論多麼努力掌控- 其實是無法掌控一切,這是從M出生的那刻起,孩子們一直在教我的一堂課。的確父母的的影響力很大,是個任重道遠、24小時不間斷的身份,的確我們有許多需要教導孩子的事情(小從上完廁所要沖水、怎麼過馬路,大到如何在社會當中立足等等),但我覺得有時候現代盛行的”教養學”會傳遞一個誤解,就是孩子可以形塑的, 是有方法可以雕塑的,如果我循著公式做A,孩子就可以變成B,是一個project有清楚的end goal,可是真實的生命樣貌往往是非常複雜的,線性的思考與堅持往往帶來許多的挫敗感。
當我們在孩子身上看到”問題”,表示孩子呈現的樣子跟我們心裡期盼的不同,而當我們埋頭聚焦怎麼解決孩子的”問題”時,會不會忘記停下來好好欣賞孩子整體的樣貌呢?我們看到的問題又是真的問題嗎?
也許他是棵仙人掌,就是不需要太多水,拼命澆水多反而會爛根
也許他是棵蘭花,就是特別需要良好的空氣,努力施肥還不如薄肥生得好
也許他是龜背芋,只需要散射光,無論怎麼訓練都不適合直接曝曬在陽光下
當我跟M解釋為什麼會想帶他去體制外的世界走走時,我是這樣說的
“你知道嗎?媽媽很期待跟你一起去發現自己是棵什麼樣的植物
找出在什麼樣的環境可以繁盛
又會開出什麼樣的花、結出什麼樣的果實”
我希望他可以找到自己的歸屬,為世界發出屬於他的光,我期許做父母的自己有寬闊的心和充足的耐心來涵容這一切
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踏出了這一步?
踏入體制外的家庭大抵可以分為兩類原因,一是孩子在體制內水土不服(無論是因為體制內的教法、老師的教法、或是遇到霸凌)而被迫走出體制,另一種是家長自己有強烈清晰的教育理念,希望帶孩子走不一樣的道路。
我們好像介於中間。
以外面的眼光來看,M在體制內算適應得不錯,功課普普但人緣極好,團體生活中如魚得水(根本里長伯),因為熱愛在學校可以跟朋友玩耍、打球還有游泳,他對於應付煩人的作業跟考試甘之如飴。但身為父母的我們感受到的有所不同,以下是讓我們踏出去的最後三根稻草:
學習的火焰降溫、態度的變形:在體制內四年的M逐漸衍生出了一套求生模式,可以對付煩人的考卷、重複性質作業的心法,就是功課只想趕快飆完,錯誤的地方不想停下來看看、思考,訂正完成就好。所以類似的題目可能會一錯再錯,我笑稱這叫”大腦休息症”,反覆咀嚼原是想讓觀念更加透徹,但過度的重複卻讓人喪失胃口。結果不但學習得不夠透徹,也對學新東西的胃口逐漸下降,這對我們是一記警鐘,學習的胃口與態度遠比學到多少來得重要,我們想要點燃一把火而不是填滿這個籃子。
自我認知- 缺乏看見自己的機會:我們一直覺得M的數感不錯,一年級的他對於數學的喜好跟信心指數都很不錯,隨著年紀增長這個內心的排名就一路下降,M不是個很擅長考試的孩子(當然也加上我們沒有讓他寫額外的評量或考卷),尤其對於反覆的運算或是考前不斷的練習耐性有限,雖然耐心也是另一個要訓練的課題,但考試一直沒辦法拿到高分讓他覺得自己不擅長數學,也越來越不喜歡數學。
他是一個用手思考的小孩,除了玩不膩的大小樂高之外,我們家動不動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用廢紙做出來的玩具(我們家的廢紙還有膠帶耗量驚人),凡是有新東西到他手上就會被拆解,有組的回來的,也有組不回來的,是個典型”手ㄗㄣ”(請念台語)的小孩,但不知何時開始,我發現他也有種很能修理東西的能力,很多壞掉的東西交到他手裡,摸一摸、轉一轉、敲一敲,過一會兒就恢復正常了,讓我們直呼神奇,過程中你可以看到他很有耐心和信心不斷去嘗試,如果沒有那個”手ㄗㄣ”的過程,也許就沒有這樣的結果?! 我漸漸理解到那是個他嘗試去了解世界的方式,從此之後,雖然不時還是會唸他”手ㄗㄣ”,但只要不危及自己跟別人(還有東西的損壞賠償在我們能力範圍之內),我通常就笑笑的任他去,可以用著欣賞的角度看待這個過程。問題是在傳統的體制課綱內,他缺乏適當的機會用手充分去探索、去思考。
我們期待透過教育場域的探索及反饋能讓孩子充分看見自己、最後能發揮所長。但是以M的狀態看起來,除了在游泳建立起來的自信、自律外,對數學的漸行漸遠以及沒有機會探索的手作似乎開始背離了這個期待。
以養植物的語言來說,就是看起來是活著,但生長姿態有點被縮限,溫度、陽光、養分不太對胃,缺乏生氣,需要調整生長的環境條件,我們得在真的枯萎前好好移植一番。
(非常推薦Sir Ken Robinson的TED Talk以風趣的角度侃侃而談現代教育體制的侷限)
寶貴的親子時間:親子互動的內容與內心價值衝突
隨著進到中年級,功課的份量逐漸增加,回家後有限的親子時間常常都被催促的任務佔據,“趕快寫功課、趕快洗澡、趕快睡覺”,有時候能好好聊個天、或是一起去關心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的餘力都沒有,親子時間大多成為協助學校目標的執行者,當學校的方向跟我們的價值有所出入時,內心就會開始產生衝突。比如就算是我們覺得有點沒意義的作業,為了練習孩子的責任感及不破壞團體的紀律,我們多半不會批評,還是會敦促孩子在時間內完成,但是內心不免想 “這時間我們一起來看看、討論OOO會成為多有價值的親子共學時間啊!!” ,這樣的內心衝突逐漸累積,隨著孩子一步步靠近青少年離巢期(男孩兒的媽媽危機感超強),心裡不免會問“親子之間走這一遭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我要花寶貴的時間在不認同的事情上?”
為什麼申請個人自學而不是其他體制外的選項?以後的打算呢?
由於起心動念到自學計畫申請死線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其實是先斬後奏(遞件後才逐步跟當事人溝通,慢慢得到buy-in),一邊想一邊做,心想至少先申請,下學年才會有一個體制外的選項。自學計畫的表格乍看之下有點嚇人,幸好有許多熱心的自學家長前輩無私的分享經驗(陳爸的網站寫的超仔細)及自學團的熱血老師從旁協助,又是聽club house上的forum, 又是去參加實體workshop,用了三週的時間順利解鎖!寫自學計畫是個很好的機會去釐清對於孩子教育的具體想法及規劃藍圖,畢竟從“知道自己不要體制內”到“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是有段距離的,我們對於這段體制外的路的定位如下:
一是給予M充分個人探索的時間:M在團體中的相融有目共睹,我們反倒是看見缺乏自我探尋的空間,透過個人自學刻意給予個人(或是空白)的時間,讓他有獨立的空間可以去思考。
二是作為從體制內/原生環境走出來的轉換期:要脫離原本的學習模式、或是離開熟悉朋友的舒適圈需要時間,個人自學有足夠的彈性給予他需要調適的時間及資源。
三是一起尋找青少年期適合的成長學習環境:這是最終目標,透過進一步地認識自己,一起選擇下一階段的學習環境。這段時間以來M陸續去試讀、參觀不同的團體,透過親身的觀察跟體驗去思考什麼是適合自己的,不管是繼續個人自學、團體自學、實驗機構或是其他的道路,與其我們幫他選好往後的道路,一路鞭策他走下去,我們期待的是隨著他對自身的認識越多,越參與每個決定,也越能對自己的選擇堅持下去。
最後是作為父母的心底話,想要把握邁入青少年期的最後相處時光,編織親子關係的安全網。陪伴他成長就是不斷預備他成為獨立成人的過程,不過在過程中他會碰到什麼事情、怎麼跌倒、甚至闖出什麼禍都不是我們完全可以控制的,但我希望在困境,甚至衝突中我們還能保持連結,就算他有一天覺得自己多糟多慘,他會想回家,願意跟我們說,讓這張安全網可以及時接住他,套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健康的依附關係。
那弟弟也自學嗎?
目前不會,原因一:弟弟的個性跟哥哥是天壤之別,體制內的環境對他目前的成長學習整體都是還蠻正面的影響; 原因二:媽媽一次只能先處理一個,視輕重緩急,要量力而為。至於弟弟看了哥哥自學會不會也想自學呢?其實我們從自學申請開始,就有找兄弟分開的時間讓弟弟盡情地問問題,仔細跟他解釋原委,目前他應該還在觀察哥哥的新生活,並沒有強烈表達想自學的意願,未來的事情未來再說囉!
走上這條路之前的內心交叉提問
Q: 家長跟老師的角色定位會不會衝突?
這是做老師的爸爸提出的第一個疑問,我們兩個各自經過不一的心態調整。因為我的陪伴時間最長,也會擔心若沒有調整好,反而損傷了親子關係。我自己的反思是這個衝突點來自對於“師生”關係的期待,期待老師的威信感,期待學生能像正式課堂般專注,身為家長的應該都有過類似的經驗:一樣的事爸媽講沒有效,從老師的嘴裡說出來就是信服。不過既然我們希望他脫離餵養式的學習法,威信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我的角色少數是教導(英文)、更多是引導及共學陪伴,本來就會跟傳統學校裡的師生關係不同,跟原本親職的角度倒是一致,所以這部分的擔心就消失了。要做好準備的是,一開始孩子勢必會以碰撞界線來重新尋找新生活裡的互動模式。
Q: 我們真的有辦法帶他自學嗎?
這一題我想了好久,這個評估要環顧整個家庭的情形:從既有的親子關係、經濟考量、教學資源、家長的職涯規劃、到每個成員的影響都要想過。教學資源我倒是不擔心,因為一直有在關注體制外的演變,不管是參觀校園開放日、招生說明會、聽自學家長、或是聽自學過來人的大學生分享,我知道體制外的資源很多,家長不必像早期獨立扛起所有教學責任,更多是抱著期待的心情想帶他看看寬廣的體制外世界。
另一半的支持是重點,不管是家庭經濟上的調整或是自學的實際行動支持,一個人孤軍奮戰是不太可行的,所幸經過多年來我們倆對教育的關注以及沒事就來場”What if”對辯討論,把彼此的擔憂都充分翻出來“曬過太陽”,走到這個關卡的此時,很高興另一半跟我站到了同一陣線,縱然工作忙碌,依然用實際的行動支持了自學這條路。
比較擔心的是朝夕相處這件事,有一點倒是很清楚,我需要自己的時間,一個星期七天都跟他在一起,對他、對我都不太健康,我需要找適合的團體讓他有同儕共學的機會,也是讓自己有喘息的時間。有了低年級參加雅德賽斯共學的經驗,我們學到了要尋找志同道合的盟友真的很靠緣分,所以在心裡也演練了要暫時一週七天的最壞打算,慶幸的是在兩三個月的尋覓後,暑假結束前找出了一個極為理想的模式- 橫跨原先大龍的泳隊、自學團以及個人自學(見自學Month 1的心智圖),保留對他重要的原生環境情感聯繫,同時能慢慢伸展到新的場域,保有群體與個體的適當平衡。
給自己的話
雖然種籽手記是二十多年前寫的書,很多對大人矛盾的心態描述在今日依然貼切 –
“順應主流,我們知道未來在哪裡。那個天地雖然不一定讓人喜歡,但是我們知道怎麼應付;但是走一條未知的新路。雖然天地寬廣,卻有對未來不知的恐懼,常常讓大人的腳步裹足不前,最糟的是很多人希望魚與熊掌兼得,既要有自由的快意,又要有安全的保證,而且希望羅馬一日完成。”
就如同書的序裡說到- ”對生命覺知之後,才知道什麼是愛- 如是而已“,也許教育的出發點就是這麼簡單,願我常保如此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