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裡的其他種種
接續M的學習冒險啟程篇,這篇繼續記錄在第一個月中,慢慢步上軌道的點滴,默默地期待能讓他找到有歸屬感的社群。
意外的收穫- 管樂團
M的選修課經過了好一番的討論跟調整,由於英文加強課是M這一整年(三學期)的必要課程,選修課的最終候選為科學手作、樂團或是西班牙文,科學手作因為時間上無法全年度搭配,加上需要團隊合作討論,考量到現階段的語言能力首先被淘汰了。剩下兩個選擇中,M自己很想學西班牙文,純粹因為周遭的同學全部都在說西班牙文(他們學校的特色就是英西雙語),讓他燃起了強烈的動機,很想聽懂同學在說些什麼,不過在一陣子沈思跟全家(包含弟弟)的建言後,M選了樂團,回過頭來,他很慶幸自己做了這個決定!一開始我們完全不知道這是個管樂團,只知道這是唯二不需要任何基礎就可以進入的音樂類型社團(另一個是墨西哥傳統音樂),時間又剛好符合全年度剩下的選修課空檔,媽媽心想一路以來都沒什麼機會讓他多碰碰音樂,而且音樂可以跨越語言,也許可以幫他更融入這個環境,就順水推舟推一把! 樂團的老師已經在這裡帶樂團好幾十年,雖然是個奶奶等級的年紀,卻是非常有活力跟熱情,一開始從很輕鬆的角度暖身,從基本的樂理影片到邀請大家分享自己會的樂器(M帶了自己的烏克麗麗去),等到老師開始一一介紹樂團的樂器時,我們才恍然大悟- 原來這是個管樂團!幸運的是學校今年添購了不少樂器,大部分的樂器學校都可以提供,介紹完樂器後,老師也讓每個人都試吹不同的樂器,然後去填自己的樂器志願單,再來全盤調整分配,在第三週時,M非常興奮拿到了自己最想要的樂器- Trombone! 週末在市集旁,巧遇街邊表演管樂的高中生們,M也跑去問了些他們過來人的心得,哥哥們都非常熱情地回答,鼓勵他多嘗試,説一旦學會一種管樂器,想換學其他種樂器就不難,他們每個人也幾乎都會兩種樂器,看完他們的表演後,M更是興致勃勃地要開始樂器的旅程了!
飲食簡單化:早晚才開伙
為了不想一直把時間花在煮飯跟洗碗上,我們的共識是早晚才開伙,中間隨意吃,有什麼吃什麼。學校裡的午餐時間超級短,整個午間休息只有半小時,用餐十五分鐘加自由活動十五分鐘,以前就見識過美國人中餐吃得多簡單輕便(有一個完整的三明治就算很豐盛了!),這次學校午餐只有十五分鐘,對於吃飯不快的M顯然又會是一番調適,一週當中有幾天讓他去吃學校的午餐,還得先排隊拿才能吃,不過媽媽我顯然擔心太多了,根據帶回來的餐盒,M似乎餐餐都吃得精光,而且還有辦法都玩到足球、籃球或是其他遊戲,看來適應得相當良好,回來還一直跟我說他的觀察,像是同學們很少拿青菜(很得意自己會拿青菜)、或是同學帶的便當裡常看見糖果(覺得大人會把糖果主動放進餐盒很不可思議),這時候的他就會想念台灣熱熱的營養午餐,有飯、有菜、還有湯!
每天回家M開始講述今日最新奇、最可怕、或是最得意的事情,一開始連找到對的教室都會流汗,在言語不通的環境裡,他不時得要張開五官到極限,觀察中快速做出判斷,到底現在要做什麼事情、要往哪裡去才對,等到課表底定、搞清楚教室和老師後,我們便逐漸把放學後的注意力轉到學校課堂的內容。
課後時間
放學後的家教班
雖然知道孩子進來這個環境,語言的成長會非常迅速,但我們也從來不敢小看整個環境帶給青少年的衝擊,還有他面對的陡峭learning curve,回家後首先就是開吃,火腿、麵包、guagamole、tortilla,青少年家裡的點心櫃得要保持庫存,三點多的狀態居然可以這麼餓!
開學的這幾週當中,M展現出來的積極態度讓我相當感動,就算在學校聽得矇矇懂懂,他會試著用自己的方法寫筆記,大部分的課堂材料,在他們使用的電子教學平台上都有,但也有些並沒有在平台上,回家後我們往往要花功夫先拼湊一番課堂上發生了什麼事,如果平台沒有,就要在網路上找出老師到底唸了什麼文章、看了什麼影片,好不容易找到後,再跟他一起過一次,從旁提供解釋。有時候就算他在課堂上交了白卷或是部分空白,他還是會想認真了解老師到底在問什麼,回家研究後再交一份完整的出去,兒子都這麼認真了,媽媽沒有不幫忙的道理,幸好這裡的學校幾乎沒什麼作業,放學後才有空檔跟精力來進行課後家教。
話說六年級健康課的教材,難度還真不低,連對於家長的我都覺得頗有深度,也認同讓孩子了解這些課題非常重要,第一課就是講壓力反應,開頭透過同齡孩子的故事,讓他們先產生共鳴、了解自己的身體面對壓力會產生的變化,並檢視自己環境當中的壓力因子以及了解面對壓力的處理方法,單元中不少單字對於我都是難的(大概就是念普通生物學的概念),這樣的文章對於當年的我們來說,至少也是累積到高中大學才勉強讀得來的,篇幅這麼長的文章,對於還在基礎階段的M,非常需要耐心,看見他堅持著一個單元又一個單元過,媽媽只能盡力讓講解變得生動有趣,做他的啦啦隊!
剛開始我也透過寫紙條或是email,讓老師認知到他是ESL學生,會需要額外的協助,並請老師把教材或影片連結傳給我們,好進行「課後家教班」的活動,學校在開學第三週也舉辦了Open House的活動,讓家長能跟每堂課的老師簡短打個招呼,了解孩子上課的環境,我也因此有機會跟老師們面對面打個招呼,見面三分情,對之後的溝通頗有幫助。
家事中找到放鬆
在台灣的時候,兄弟倆依據他們的年紀,每週都有各自的家事”QUOTA”,對我們家來說就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責任,練習按自己的能力來分擔家務。來到這裡不一樣,只有我們倆互相依靠,所以我一開始也跟M講得很明白,在這裡沒有QUOTA,能做的就撿起來做,既然有些是只有大人才有能力處理的,其他他能做的就盡量幫忙,有之前幾年的奠基,其實M大多數的家事都已經很得心應手,來美國前就發現他蠻喜歡煮飯的,來到這裡,放學後的煮飯時間更是成了他的放鬆時間,看著他很投入地洗菜、切菜(雖然媽媽有時候忍不住會嫌慢),到下鍋、上桌,然後津津有味地把自己煮的吃光光,作為媽媽,看見孩子能這樣好好照顧自己、享受平凡生活中的點滴,頗有成就感的。
公園裡的身影: 12歲身體裡那顆6歲的心
鎮上有21個公園,我們剛到鎮上的時候,就發現在一般的公園裡幾乎都是小小孩,十歲以上的孩子非常少見,當時弟弟還沒回台灣,兩個在公園裡一起玩得很瘋,弟弟回去台灣後,M拿著地圖繼續踩點玩公園,想要在這幾個月內把這些公園都走一遍(順便幫弟弟探路),剛開始我擔心他會不會覺得自己很突兀,會不好意思進去公園玩,沒想到他毫不猶豫地就走進去,還可以玩得自得其樂(再次證明媽媽擔心太多),雖然沒有弟弟作伴時玩得那麼嗨,卻也是玩個一個小時絕對沒問題!看著隔壁那些可愛的小小孩,再看著這個一百五十幾公分的大小孩,心想這個年紀還可以在公園玩得不亦樂乎,感受到M的那顆童心依然閃爍著光芒!
其實不只器材玩得起來,地上的樹葉跟樹枝,他都可以搭個半小時樂此不疲- “The greatest wealth is to live content with little”-
我們剛到的這一個月,正逢當地泳隊一年當中的一個月歲修,沒有泳可以游的M,正好利用課後公園放風的時間練跑步,準備共襄盛舉九月底鎮上的大活動 Corvallis Fall Festival- 5K Run!
游泳隊:如魚得水
因為了解「生肖屬魚」的他,沒有游泳生活會有多難過,在台灣準備時,就已經研究起當地的游泳資源,意外發現鎮上的泳隊看起來相當不賴,提前寫信給總教練也得到歡迎的回應。終於到了九月下旬,泳隊正式開張,我只能說第一天就讓我見識到什麼叫做「如魚得水」。
因為室內泳池維修,頭一週的練習都在戶外,教練也利用戶外場地,透過遊戲做Team building,讓大家能多認識彼此,沒過多久M已經跟大家玩成一片,氣氛非常歡樂,等到下課我去接他時,看到另一位大男孩,遠遠地從門口回頭大喊他的名字說掰掰,熱情的程度好像已經認識很久一樣,對於交新朋友不容易的媽媽來說,頓時心中只有無限的敬意!
這裡泳隊的硬體軟體都相當不錯,想要歡樂健身性質的也可以,想要朝競賽路線也可以,泳隊的介紹寫著,這裡之前還培養出好幾位奧運選手,看來M不只可以好好來這裡見見世面、鍛鍊一番,也希望會是另一個讓他有歸屬感的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