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的第二週健康課,老師帶著他們看了一部紀錄片- 「Happy」,給他們十個問題來寫觀後心得作業。
為了支援他把作業能完成,我在家又陪他一起看了一次,紀錄片沒有中文字幕,而且裡面各國語言都有,若沒有適時停下來解釋跟翻譯,真的不容易理解(或是任何無法跟上影片英文字幕的孩子)!不過托他的福,我才有機會看到這麽有趣的紀錄片,同時心裡也很高興,學校的課程裡有這個篇幅讓孩子思考關於快樂。這個紀錄片以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結果為主要的脈絡,交織著各色人種、國家、文化中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快樂的程度,藉此反思到底快樂從何而來?以下是媽媽自己的五個takeaways:
物質生活與快樂程度的非完全正相關
有錢到底是不是快樂指標呢?這不是個是非題,貧窮到基本生活需求都有困難,自然很難開心,但當基本需求滿足後,越多錢是否越開心呢?所謂基本需求又指的是什麼樣的物質生活條件呢?影片的開頭就是個敲響問號的震撼開始,拍攝的主角是個住在印度的父親,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工作及居住條件都是很辛苦的,跟已開發國家的水準相去甚遠,但是他的訪談和實際測驗的結果,卻顯示他的快樂指數跟美國人的平均快樂程度相當!也許我們覺得所謂「基本」的生活需求還有很大的挑戰空間,心理學家用「享樂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這個專有名詞,形容永遠想要更多的現象,就好像在一台跑步機上,不斷地追求、終點永遠都在前方的狀態,你是不是在文明社會中也時常感受到不斷想要追求的慾望呢?
快樂的決定因子
根據跨越了數十年的研究,科學家歸納出快樂的決定因子如下,人的基因對於感受快樂扮演了50%的因素(os: 居然這麼多啊?!),而一般人著重追求的工作、金錢、社會地位及健康等等環境條件佔了10%,剩下的40%則是有目的性的活動(os: 請畫對重點)。一般人的認知會把環境條件跟快樂劃上等號,可是實際上這些只佔了10%,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可以從追求環境條件的時間中,分配精力去從事可以促進快樂的日常活動(目的性的活動),才是追求快樂的根本之道,接下來三個takeaways就是關於這些目的性活動的例子。
Flow- 心流
心流這個狀態指的是人完全沈浸在一件事情當中,全神貫注並享受其中的狀態,可以在許多的運動員及藝術家上看見,如果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可以規律進入心流的事情,比如說很喜歡做菜的人去做廚師,那麼這個人的快樂指數就會比較高,對於這點,我最心有戚戚焉的就是畫畫的時候,是種完全忘卻時間或是吃飯的沈浸感。
運動
多巴胺(dopamine)是一種大腦神經的傳導物質,最重要的功能是讓大腦產生「獎勵機制」,也就是當做了某件事而感到快樂,在我們成長- 也是老化- 的過程中,自青少年時期起,我們就開始逐漸流失多巴胺的突觸和神經元,這些神經系統的細胞一旦流失就無法再生,研究證實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藉由規律的運動及多巴胺的生成,有助於維持這些突觸及神經元的存在,減少流失。
Compassion!!!
在研究中發現,有練習以Kindness & Compassion為核心的冥想的人,他們的快樂指數比起沒有練習的人明顯升高,因為藉由這些練習,他們活化了與幸福緊密相關的大腦區域,這當中引述的研究也正是我們在Mindful Self-Compassion(MSC) 課程中有引用的(有興趣可以看Dr. Tania Singe 的TED Talk- The Neuroscience of Compassion)。話說M在學校看時,雖然整片能聽懂的有限,但他回來跟我說「媽~那部影片後面有講到compassion,還講了不少,我確定有聽到…」,當時只覺得能聽懂這個字好像就不枉媽媽默默的灌溉,自己看完影片後,才知道切入的角度跟MSC如此靠近!
塞不進五點的後話:片中講述的目的性活動相當多元,其中一段拍攝納米比亞的部落,是讓M印象最深刻的,部落裡的人依然過著相當原始的生活,沒水沒電,靠打獵和覓食維生,但緊密的群居生活卻形成了他們快樂重要的源頭,人終究還是需要歸屬的社交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