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冒險決定
這個學年度的安排,是從去年年底開始,經過四個月的充分討論,消化成最後兩個選項,交由M來拍板定案。交給一個十一歲的孩子來決定真的可以嗎?這是我在分享計畫成形過程時,最常碰到的一個反應(還有眼神),帶出體制外的初衷之一,就是讓孩子不再處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被動環境,重新形塑一個適合自己學習的步調,感受自己的動機,保持學習的胃口跟動能,能逐漸穩當地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盤,也就是自主。
所以我一直認為讓孩子發聲、參與決定是相當重要的,最終他需要為自己的人生做出大大小小的決定,藉由承擔決定的後果,他才能不斷地調整跟成長,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也會生出更多做決定的勇氣跟信心,這就是獨立自主的過程。如果父母一路上不斷地幫他選擇,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習慣尋求外部認可跟點頭才能做決定,一旦事情進行得不如預期,也會順其自然地覺得責任不在自己身上,而失去了省思成長的機會。我覺得在父母的角色裡,最難的就是坦然面對自己心底的畏懼以及能承擔的風險,害怕孩子走歪,害怕孩子以後沒有好的工作而生活辛苦,害怕自己的決定影響孩子一輩子,害怕錯誤。孩子跟我是不同的個體生命,他跟我想的、要的不同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所以叛逆是必要的!),我選擇做的是把我能力所見而他看不見的風險告訴他,充分告知,然後在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給他最大的空間,給他充分的相信- 相信他會做出最好的決定,相信不管如何生命都會找到出路,在他離巢前做為他的安全網。
這個選擇,主要是感受截然不同的文化環境跟語言的學習,對於M是踏出舒適圈的挑戰,對於做父母的我們,則是從家庭安排到經濟都需要提高支援,另一方面抱持著開放的心情,觀察他在這樣的環境生長的狀態,評估在這裡還是原生的環境比較適合接下來幾年的路程,然後再來決定下一步。
我想M最後選擇這條路,跟他那顆喜歡冒險挑戰的心是有關係的,加上他大而化之、不拘小節、臉皮厚、愛交朋友的個性,也對於他跨越語言障礙、融入全新的環境是很大的助力。
碰巧遇上的迎新
學校註冊的過程,也是一種文化洗禮和心態的調適,雖然已經了解這個落差,但是習慣了台灣的行政效率及從第一步到第五步都先說清楚的溝通風格,一到了其他地方往往察覺到自己很沒耐心(「喔~還沒好喔?….」「所以接下來的五個步驟是?」),在這裡是走一步算一步,一次想通盤瞭解清楚是強人所難,在學區的網路上完成學校註冊後,將近十天遲遲沒聽到學校回音,打電話去才發現行政人員還在消化申請當中,辦公室的老師隨口問了我們明後天有沒有空,才得知這兩天正是迎新活動,至於具體流程會做什麼並沒有說清楚,人先去了再說!
六年級在這裡的學校已經劃入Middle School,踏入中學的感覺,從環境、老師到學生都跟小學是截然不同,完全是個青少年的氛圍。到達辦公室後沒兩分鐘,我還來不及反應,M就準備跟著老師及其他同學走了,想起M的資料還在後端處理中,老師們應該完全不知道他的情形,只來得及跟老師說句他聽不太懂英文,應該會需要協助,老師快速點個頭就帶隊走了, 媽媽只能跟措手不及的自己說 “O..K..A..Y….I’m sure he will be okay….” ,在台灣我應該算很能放手的媽媽了,來到這裡一相較,怎麼突然覺得自己是直昇機父母?
不過這個半天的迎新對他來說,果然是鴨子聽雷,雖然很努力觀察,沒有紙本的資料,靠耳朵能收到的資訊相當有限,有鑒於媽媽自己都搞不太清楚學校的運作或接下來要做什麼,我決定利用第二天的迎新時間再進校園,陪他繞一繞、問一問(開學之後他就得靠自己了!),自己在美國生活的那幾年,有練出一個心得,就是要勇於開口提出自己的需要,有問就有機會,就算沒有其他人這麼做也不用在意,果然第二天再去,有機會聽到校長、副校長跟家長的會談,從一問一答中瞭解了不少學校的理念及實際狀況,其中最多父母提出討論的,莫過於學校新上路的手機禁令,進校園後就是嚴格關機,自行保管直到放學才能開機。會後我們走去跟副校長說明M的狀況後,她更是親自帶我們繞了一圈校園,我也得以一邊跟M好好講解。
Back To School Resource Fair
整個鎮上大學區的返校資源活動,這年正好在他的學校舉辦,抱著好奇心去瞧瞧,發現對一個新搬來的家庭來說,這是能獲取各方面資訊很好的地點,參展的攤位匯集了當地許多政府及民間NGO組織,舉凡醫療資源、心理資源、父母親職社群、弱勢支援等等,透過跟不同攤位的工作人員交談、傳單都可以幫助我們跟社區接枝,對M來說,每個攤位的贈品都很吸引他,不是好玩就是好吃,室內則提供孩童免費的視力、聽力、牙齒檢查,甚至免費贈送的背包及衣服等等,不管硬體或是軟體的資源,都是要讓學齡的孩童能夠準備好上學。
逛得正開心的M,此時接了一顆媽媽臨時丟給他的curve ball (雖然不是他的第一次)!當時我們還在等待學校通語言能力測驗的時間(註冊文件還在緩慢消化中),逛到室內時,注意到有一組工作人員正在安排語言測驗,雖然上面寫著是預約制,我還是跑去問了一下語言測驗安排的流程,沒想到他們剛好有人取消,可以接受M當場補位進去測驗,M雖然沒有心理準備卻是很從容地就跟著進去了(已經習慣媽媽的curve ball了?!),在電腦前非常定睛仔細地作答。
等待他的那一個小時裡,我就在校園裡溜達觀察,其中有一張海報我非常喜歡,講述的是緬懷這塊土地的原住民- Kalapuya,記得在歐洲移民的過程中他們所承擔的犧牲及衝擊,我看見每塊土地都有著類似的歷史傷痕,但是面對的方式各有不同,這是種尊敬但不悲情的銘記- In remembering these communities, we honor their legacies, their lives and their decedents.
第一週上學
這裡的中學課堂是「跑堂」制的,根據你的選修及必修有個人化的課表(提早當大學生的概念?),因為我們註冊得比較晚,很多熱門的選修都已經額滿,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研究選修課,綜合他的喜好及評估語言適應階段,也跟學校討論了幾個可能性,但等到他的語言測驗結果出爐後,語言課勢必得再調整,而整個課表又會再度大搬風。開學前幾天,我們收到了暫時版的課表,M自己拿起了學校地圖,認真對照課表研究跑堂動線,每堂課都在不同的教室,而地圖上的教室是以老師的last name來標記的,他連早上出門前,都把握時間還要再看一次,跟他平常「都沒在怕、去了再說」的風格是個迥異的對比,媽媽在旁邊看了他如此緊張定睛的模樣,覺得煞是有趣!不過第一天陪他進去時,看到許多小朋友還在辦公室排隊要課表或是要地圖,在混亂的場景中,老師們倒是都不慌不忙的一個個回答,M則是跟我擊拳後就頭也不回地往教室走去。
開學第三天,我進去辦公室跟排課老師再度討論選修課的選擇,想不到M的語言測驗結果剛好出來 (幸好那時在resource fair決定做了測驗,不然按流程走,起碼要再多個三到四星期),我們得以把他的課表一口氣底定,後來才發現許多人的課表,在頭幾週都會變動跟調動(我真心覺得老師們也很厲害),讓他可以把心力專注於適應每堂課的節奏。
大部分的美國學校,在開學前都有份school supply list,讓家長幫孩子準備一些文具跟備品,這個鎮的孩子很幸福,全部都是由學校提供,從鉛筆盒、筆、筆記本到資料夾,甚至到中學生是每人一部chromebook,所有的教學資源、作業都是電子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如此,學校也不再讓孩子使用儲物櫃,本來預期很多青春期的大小事都會發生在走廊上的儲物櫃(美國電影看太多的爸媽),M這回就沒機會經歷了。
由於我們對於這邊學校的運作不像台灣那麼了解,跟學校溝通管道跟方式也相當不同,能幫他做的預備功課相對有限,這代表的是,語言能力還有限的M,踏進學校面對的是很多的不確定跟需要自己當下摸索的灰色地帶,我可以想像他在學校時是雷達全開,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心全力捕捉環境裡的任何一絲訊息,然後判斷自己此刻需要做什麼,每天回家他就開始把一天中捕捉到的線索告訴我(這一點跟在台灣很不同,可能是在學校都沒得講…),然後我也試著從網路上老師給的資料,幫他拼湊出資訊,剛開始的放學後,都需要補眠一會,雖然學校時間只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三點半,但是看這幾張就知道上學對他有多麼累,I’m so proud of this amazing kid !
這篇先寫到此,留個伏筆,待下一篇再來分享這裡的泳隊以及其他M的生活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