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裡兩週,終於有個空檔(跟體力)可以再度寫寫文章,在每天忙碌的安頓行程中,好多的新奇發現、耐人尋味的念頭,在腦海裡像海浪般來了又走,此刻終於可以把它們的足跡留下,打開電腦卻有種怯生生,不知從何起筆的感覺。
計畫與優化的腦
自從開始心旅程(把工作按下暫停鍵)後,這個負責計劃與優化的腦,我是有意識地讓它休息的,也就是非必要不啟動的狀態,少一點計劃未來,多一點活在當下,少一點對計畫控制的焦慮,多一點划乘生活裡的浪花,有時欣賞浪頭帶來的驚喜景色,有時不免也會嗆到點水,在不斷流動變化的生命裡,享受隨遇而安的空間。不過這次大遷徙的頭三天得要開啟這個大腦,從飛機半夜落地、租車、運送行李、買家具、買車,在短短的時間內,帶著孩子要把一個空空的公寓,在兩天內變成可以「可以住」,外加買到二手車,是個難度極高的任務,現在回想起來,幸好在出發兩個月前,決定冒個險,在無法實地看房的情況下,僅以線上的資訊先租好公寓,不然,如果這段時間還要從找房開始,簡直是難上加難!
我們住的鎮距離最大的城市Portland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因此每一趟Portland的停留都要「優化」,IKEA也好,華人超市、韓國超市也好,該採買的都要列下來一次買齊,因為頭幾天的採買及搬運需求,我們決定在機場租了台Pickup,最興奮的莫屬孩子們,終於有機會坐到夢寐以求的車,爬上爬下,幫忙搬起貨似乎特別帶勁!
從零開始的生活- 重新檢視生活裡的「需要」
一個空蕩蕩的公寓,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沒有斷捨離的減法功課,卻是一步步加法的功課,每買一樣東西、每放一樣東西,都是一個問自己的機會,是真的需要?還是純粹是習慣安全感?沒有了又會如何呢?我想重新想像最基本最基本的生活倒底是什麼?對於不被物質綁架而純粹享受生活的嚮往,有種梭羅的湖濱散記在我的耳邊迴繞的感覺(只是實際的生活裡盡是孩子們的吵鬧聲而不是湖邊的鳥叫聲)。
每住進來一天,那個採買清單就自動慢慢地增長,恍然發現原來的生活已經堆砌出了這麼多的習慣,嘴巴說是回到了學生時代的生活,有些部分卻似乎回不去當初的隨便,小從煮菜、洗澡、洗衣、清潔的工具,大到空間裡的家具皆是如此,處理小東西的需求比較單純,我盡量讓自己感受到那種缺了又缺的不便利性,思考取代方式,反覆數次後就能評估必要性,再決定買或是從清單中劃去。大物件就費心點了,以前當學生時,東撿西湊來的家具,只要能像個生活模樣就很滿足,現在既要守住預算,又對實用性及空間的色調美感更加挑惕,難度大為提高。
另一個有趣的內心觀察,是時間的考量,面對著架上琳瑯滿目的商品,是為了一年短暫需求的選擇,抑或是為了一年以上的長期需求,就會指向全然不同的選擇。難就難在我們是對未來抱持著開放性的(沒有一定的計劃!),可以是一年,也可能會演變為一年以上,導致連買個鍋具,我都可以思考個老半天,逛完實體接著線上賣場逛,買買退退才拍板,從鍋具應該可以想見,光買完必需品就燒掉我驚人的腦力。
這裡的二手市場選擇很多,除了連鎖的Goodwill,也有許多local thrift stores,因為是個大學城,更是有個超大的校園二手店,學生們來來去去的物品都有了充分流動的管道,網路上也有Nextdoor 或Estates Sale的App可搜尋附近鄰居的出售。蓬勃的二手市場也反應了這裡的文化,這不只是弱勢或學生的選項,可以看見許多人是樂於購買二手品,家裡所有大大小小的東西,都可以從這些管道,從一雙不再需要的手傳到另一雙可以發揮價值的手,在大唱消費文化的美國裡,我倒是非常欣賞有這樣截然不同的面向。不過,二手市場的物件是可遇不可求,有時看見中意的物品沒下手,隔幾個小時回來就消失了,錯失幾次之後,慢慢瞭解了這種節奏,雖然心裡總還是會掛念那些錯失的物件,不免也把它當作比較的標準,但也逐漸得出了心得,告訴自己一切都是「緣分」,錯過了只能放手,能遇到中意的就要果斷,最重要的是,安靜下來問自己,能不能感受眼前這個物件成為生活空間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百分百確定,我就會選擇走開了。
不過頭幾天的採購,是基本需求優先的,沒有太多的餘裕可以讓我來回磨蹭,花最多時間尋找的就是餐桌,除了實用性(還要兼書桌)、價錢、外觀之外,還有體積大的搬運問題,趁有Pickup的幾天,跑遍了附近的Thrift stores,都沒看見滿意的,最終是在回到機場還車後,回頭買了IKEA的基本款,在那之前也是量了又量,再三確認包裝後的尺寸能塞進自己車的後車廂(幸好買到的是Forester),第二趟的Portland之行就這麼載著滿車的家具、醬料、生鮮(還有兩個擠在一角的孩子)回到鎮上。
超人般的頭48小時
從第一天飛機在午夜降落PDX後,頭48小時簡直當成一個星期來用,下午回想早上做的事,感覺彷彿已經是幾天前發生的,不只跑遍了賣場,把基本吃住的東西張羅好,順利離開旅館入住公寓,從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空間,孩子跟著我們一起,攜手把這裡變成可以歇腳的住所,看著一個窩從零逐漸成形,把帶來的家當一一攤開,看著自己的選擇,新的舊的,買的送的帶來的,逐漸填進新居的一角,勾勒出新居的過程,在這個年紀依然感覺奇妙。
同段期間,我們不但張羅落腳的地方,還有尋覓車子的重任,美國的二手車市場,依然受到晶片荒的餘波蕩漾,搶手的toyota車型在二手車商待不了幾天就會賣掉,聽朋友們說去年一度二手車賣得比新車還要高,有人在COVID前買了車,開了兩三年後賣掉,想不到還可以賺錢,我們在網路上看了一圈行情價後,的確只能默默地把預算提高了,pandemic在各個生活層面激起的漣漪,的確是前所未見。二手車一樣是二手市場,緣分還是蠻重要的,雖然對市場的逆風有了心理準備,我們還是希望能在頭幾天找到適合的車,節省租車開銷,跑了方圓50英哩內的幾家二手車賣場,最後竟是在鎮上最近的點找到了有緣車,距離上次跟美國二手車商打交道也已經十多年了,這回倒是讓我們重溫了一下來回出價的切磋戲碼,很慶幸這裡是相對純樸的小鎮,因為我們喊價協商的伎倆已頗為生疏(何況還要用英文演!),幸好這裡sales油嘴滑舌的程度跟洛杉磯比起來相去甚遠,算是相對單純直接,三個回合就談定了有緣車,來到Oregon開Subaru好像也是很應該(入境隨俗)!
在第三天買到車告一段落後,神隊友與我不禁幫自己拍拍手!想當初去唸書的時候,周遭有親戚,還有成群的台灣留學生可以互相依靠、打聽、借東西、撿東西,一開始沒找到房子的我,睡過同學客廳,也藉睡過好心學姊的房間,有那樣的緩衝空間,可以慢慢地把生活就定位,這一次就只有我們(還有孩子們),沒有地方可以暫住,沒有東西可以暫借,要在兩天的時間內搞定,神隊友在108度的熱浪來襲的那幾天中,默默一件又一件地拼著家具,在沒有冷氣的公寓,只有兩只陽春電風扇陪著我們,走到這裡真的值得舉杯慶祝!
小幫手們
頭幾天的行程緊湊,再加上時差,對孩子們是體力和耐心的挑戰,尤其是我們在逛二手店時,徘徊的時間特別久,這時迷上哈利波特的就進入他的閱讀世界,另一個倒頭就大方地在沙發上睡了起來,回頭看見這個場景,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兩個最愛的時間,莫過於有二手玩具區的店,翻找研究玩具對他們是一大樂趣,往往我們都逛完了,還要三催四請才能離開。
進入賣場則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模式,不僅是對於架上無邊無際的商品感到目眩神迷,更應該說推車本身有種魔力,從入口開始,就要先爭論一番誰要推推車,有了推車後更要小心進入「飛車」模式,時不時就來個飄移或是急轉彎,大人選購商品耗腦力之外,不時就要注意他們有沒有嗨過頭,不過兩個都是很願意出力的小幫手,不管上貨結帳、磨咖啡、或是裝袋都是一路參與。
在馬不停蹄的辦事行程中,我們也留些放風時間,去playground也好,去泳池消暑也好,讓他們回歸當孩子的時間,跟著我們一起走這一趟,對他們也不容易!在書本以外,生活裡更是蘊藏著豐富的學習層次,願他們用自己的五官和心,咀嚼感受這一趟完全不同的風景。
安頓的第一篇先寫到此,想不到從提筆到結束也過了兩週,more to come。
這張是向完全拋下偶包,願意踏著可愛鞋扣出門的父子倆致敬